返回 大明第一搅屎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没人比我更懂大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朕正有此意,孙卿,汉中自古以来便是蜀道通陕西的必经之路,流寇狡诈,你当用心堤防。”

    崇祯皇帝瞥了一眼张世康,用确认的口吻道。

    从来都只有一省总督或者三省总督,驻防一个汉中府,却要以总督冠名,这确实有点离谱。

    但崇祯皇帝还是为张世康站了台,他既然已经将军政大权全权交给张世康,定然不会怀疑这小子会胡来。

    虽然总有点疑虑,但崇祯皇帝知道不该在这时候说。

    刘宗周见天子和张世康一唱一和,刚压下的火气腾的就又冒了起来,皱着眉头刚想提出异议,却被郑三俊给劝下。

    郑三俊是在场文臣中最冷静,也是最能看清形势的。

    这时候提出反对意见实属不智,此乃军营,而京城,才是他们的主场。

    万事只能等回去后再说,在军营里当着诸多军将的面一直反对天子,实在是得不偿失。

    “臣领旨谢恩。”孙传庭冲天子行礼道。

    他又不傻,只片刻便琢磨过味儿来,不由得抬眉偷瞄了一眼张世康,心道这小子还算有点能耐。

    君臣表演的很是到位,刘宗周、郑三俊知道他们在这儿就是多余的,寻了个借口便都告退。

    他们走了之后,张世康当即就分起赃来,至于来源,自然就是刘宗周嘴里的那些富户。

    他甚至都没避讳洪承畴,因为压根没必要,这人啊,只要脸皮够厚,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都是无敌的。

    说是分赃,其实也就是张世康当着全体将领的面,说下自己的分配决定。

    他倒是想搞民主,可这时候压根很少有民主的土壤。

    按照他的意思,这批价值大约九十多万两的缴获,将近一半用来给那些战死的将士家人作抚恤。

    剩下的则用来给欠饷最严重的两个军镇作军饷。

    这自然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包括京营在内,军饷也只能再支撑一个多月。

    宣府和大同乃至洪承畴、孙传庭手底下的秦兵,这个月的军饷都没有着落。

    至于关宁锦防线以及陕西行都司的两个军镇,即使之前募捐到的银子已经按比例发放,但目前仍旧欠着三四个月。

    关内驻防的左良玉部、黄得功部,以及客串京军驻防京城的曹变蛟部,军饷也都有多少不一的拖欠。

    至于各地土司的杂牌军以及各地卫所,就更加顾及不到了。

    可以说,只要一想起这事儿,张世康就觉得头疼。

    这劳什子大元帅看起来威风,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副担子可不轻。

    “如此,孙大人明日便可准备拔营转进汉中。

    最后便是卢大人,贾庄一役天雄军几乎损失殆尽,这实在是朝廷的重大损失。

    是以,本帅命你以那一千士卒为核心,重建天雄军,兵额以两万为宜。”

    张世康想了想道。

    天雄军的威名他是知道的,作为明末少有的几支能硬抗建奴的王牌,就这么被打没了实在可惜。

    卢姥爷自然是有能耐的,在场的总兵、巡抚总督们,有一个算一个,大部分作为一个军镇的一把手,都是没有问题的。

    可若是谈及战略,以及指挥跨省规模的会战,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场的人里,卢象升的能力

第174章 没人比我更懂大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