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太后江南行(番外4)[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憋了十多年,乾隆好不容易登基了,自由了,也过了大丧。
便开始报复性全国各地开始旅游。
当然,皇帝旅游那不叫旅游,那叫巡幸,体察民情。
上回跟着胤?去过一次江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车,船上或是屋子里,但依旧很有趣。
这回就不太一样了,整个车队里除了乾隆,白茗就是最尊贵的人。
比起上回坐的不知名的船,这回她的待遇直接拉到了最高,坐最前头的龙船。
从船舱外还看不出什么,但一推开门,就发现里头的陈设居然和慈宁宫大差不差。
屏风软榻也很是精致,门窗上用的都是玻璃,只是清晰度相比现代差了不少,颜色也偏向五颜六色的花色,倒是与室内精致的陈设很搭。
大约是身体素质太好,整座船上除了白茗,其他人都晕船了,多多少少都有些面色苍白的样子。
因此其他人都在房间里吐死吐生的时候,白茗已经在船舱里开窗画周遭的风景了了。
春江水暖,正是宜人的季节。
一路上白茗也不要乾隆跟随,她要自己玩,周边跟个皇帝浩浩荡荡的实在是有些麻烦。
乾隆无奈,便只能做自己的事儿。
皇帝一路上若是遇到一些当地有名的寺庙,或是名祠,还是要去拜一拜的。
包括召见当地官员,了解了解民情。
最后便是和所带的美人腻歪一番。
弘历这么忙,白茗也不打扰,她带着半青一人游玩足矣。
哪怕白茗想微服私访,都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有内务府官员陪同,并且带着一大群侍卫在周边保护的情况下。
她准备工作要做的很足,带了当地府衙分过来的一个小厮随行,换了不少碎银子,全都拿来购物所用。
这也不怪白茗,其实在清朝,最符合白茗心中古风感觉的大约只有中式园林的江南了。
尤其是江南一带百姓的穿着,虽说很有清朝特色,却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宽袍大袖的感觉。
包括小贩卖的东西,也和京城有很大区别,随处可见的诗词字画摊,绣坊等等。
其次便是各种笔,毛笔倒是还好,白茗是想多收集一些硬笔。
这东西古代有,但实在有些少。
白茗从前很不习惯用毛笔作画,她当时还不知道古代也有硬笔,所以她专门自制了一套硬笔绘画工具。
一开始只是做了几只鹅毛笔和竹笔,有可以灌墨的,也有只能蘸墨的,不过普遍寿命不长。
基本用半个月就会因为各种问题报废,因此不仅鸡,当初雍亲王府的鹅身上的毛也被薅的差不多了。
这种情况到了宫里后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为想讨好熹妃的人太多了。
后来地位高了,才逐渐了解到,古代还是有很多硬笔种类的。
最常见的是一些竹笔和木笔,因着白茗喜欢,内务府投其所好做了不少精致的。
其次便是铅笔,并非现代的铅笔,不过都是用石墨作为笔芯,古代名儿叫铅椠。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种类的硬笔,白茗也都一一复刻了一份作为收藏。
这么多年下来,她的笔就能存一整个箱子了。
一半自制,一半内务府精制,她这份手艺放到现代,多半都能做手工博主开店了。
其次便是具有特色的金陵折扇,白茗买了十把。
苏绣绣品的团扇帕子鞋袜也都买了不少。
青花瓷器,粉色的油纸伞。
书画爱好者至爱至赖的徽墨。
若非她进秦楼楚馆有些不成体统,她都想进去听听曲了。
最后还带着一群侍卫和半青她们游了一圈湖,采了不少莲蓬。
逛了一圈,白茗也不回去,直奔这条街最大的酒楼,包了间上等雅间,点了一波菜。
尤其是特色小吃小笼包,被许多人推荐的特色把子肉,四喜丸子等等。
第209章 太后江南行(番外4)[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