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银子都去哪儿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乎就被上缴了,还倒贴了一大笔没还上的银子。
胤?刻薄暴君的名声此时已经初现原形了,胤?也开始破罐子破摔了。
管自己名声如何,只要不在乾清宫门口骂他他就权当听不见,总之各省各府官员们欠的银子必须统统归还国库。
亲自上门催收的是怡亲王,一番操作也让怡亲王被众多大臣骂了起来,大臣们不敢骂胤?,暗地骂骂怡亲王还是可以的。
亲爱的十三弟被骂了,还是因为帮自己工作被骂的,这胤?能忍?
将一众欠了钱的大臣被揪到乾清宫挨骂:“是朕命怡亲王清查账款,若是怡亲王查不明白,朕自会差遣别的大臣,若是朝中无一人能接了这份差事,那朕便亲自来查!”
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们不要再骂怡亲王了,一切都是朕指使怡亲王的,你们可以来骂朕,当然代价是九族的命。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大臣们均讷讷不敢言。
软硬兼施,骂完胤?又说了一通苦口婆心的话,类似“朕这个皇帝不容易啊,这几日几乎日日都只睡两个时辰。”,诉苦了一番,最后才叫苏培盛将一众大臣送走。
皇帝的全力支持,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查账工作自然顺利。
比起其他朝代,臣子背锅皇帝名垂青史的惯例,到了雍正这里几乎全反过来了,胤?几乎被骂了几百年的暴君,而怡亲王张廷玉等人的名声倒是不错。
但缺银子不仅仅是中央官员欠款,地方的政府也欠了不少,甚至还是大头,但胤?并非为了银子不顾民生之人,所以这一茬就有些难办了。
中央的官员日日待在京城,处理的也是中央的事物,自然没途径勒索民脂民膏,所以胤?才能放心查账。
但地方官员不一样,朝堂要求地方官员还钱,官员还不上,那唯一的途径就是勒索民脂民膏了。
追回欠款丰盈国库是不能以百姓被勒索为代价的。
这么一来就和胤?本来的想法背道而驰,有些得不偿失了。
如此一来地方因贪污导致亏空的官员直接被革职查办,几乎没有复任的可能。
从前在康熙几朝,因各种原因被革职的官员若是背景强大,便不会革职查办,而是革职留任,意思是撤职之后仍然留在原任上办事,使之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立个几年也就复职了,这些贪污过的官员依旧能在任上逍遥法外祸害百姓。
胤?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在上朝时就明确表示了这个意思:“亏空钱粮各官,若革职留任催追,必致贻累百姓。”
管你是钮钴禄做背景的,还是当朝皇后的亲娘舅,只要你贪污了,全都革职。
他这样的汉子怎么能容忍贪污过的官员继续祸害百姓,自然是非常强硬的要求被查出来的官员全都革职查办。
那些说自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老赖,也被胤?以“若以死抵债,此刁风之气不可助长,必令其子孙背负欠款”而打消了想要以命抵债的人。
株连九族直接改成九族抄家,朕不要你们的命,朕要亏空的银子!
第143章 银子都去哪儿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