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董仲舒尊儒(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让你少受罪,我现在就送你上西天。”
小六子说完从腰间拽出一把匕首,一刀割下梁?的脑袋,把它装进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系在腰间,骑上那匹高头大马,消失在黑暗之中。
这一日,董仲舒到了江都地界。
江都易王刘非,听说董仲舒来了,率领手下众人出城五十里迎接,六个儿子去了五个,唯独没有找到太子刘建,因此太子没有去。
“董先生,小王久闻您的大名,轰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刘非见到董仲舒之后,躬身施礼。
“江都易王,您客气了!在下不过是一儒生,手无缚鸡之力,劳您和众位的大驾前来迎接,不胜惭愧!”董仲舒亦还礼说道。
“先生乃当今的大儒,名满天下,我今日得到您,就如同是齐桓公得到管仲一样,我太高兴了啊!”刘非说。
“王爷,此言差矣,”董仲舒说,“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利不急其功,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的弟子即便是小孩也羞于提到五霸,因为五霸是先行欺诈后行仁义,只是耍手段而已,所以,不足以被真正有道义的人提及。”
“这——。”刘非明白董仲舒的意思,是让他不要称霸,不要有非分之想。
“当今的天子是有道明君,文治武功不输给历史上任何一位君主,您是皇上的哥哥,那么,他坐江山,便是您坐江山,这并无区别,当初,吴王刘濞深得朝廷的信任和厚待,让他坐镇吴国,掌握实权,可是,他不思报效朝廷,却自恃武力,与朝廷作对,最终,身死国灭,这些都是眼前的例子,王爷您年少从军,征战沙场,作战勇敢,在平定吴楚之乱中,屡建功勋,最后,朝廷也没有亏待你,论功行赏,因功得以封为江都王,为子孙后代创下了这份基业,难道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
刘非听后,哈哈一笑说:“先生,您说得太对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今以后,我定当忠于朝廷,报效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国家将面临着大一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企图分裂和对抗朝廷的人和势力都将会被镇压,”董仲舒说到这里顿了顿,提醒刘非说,“不但您要忠于朝廷,您的儿子太子刘建,丹阳侯刘敢,盱台侯刘蒙之,胡孰侯刘胥行,秣陵侯刘缠,淮阳侯刘定国都要教育好才行啊!尤其是太子,将要继承你的家业,不得不慎重啊。”
刘非一听脸一红,他没有想到,这董仲舒尚未到江都,却对他和他家庭了如指掌,于是说道:“先生,您说得对,可我一介武夫,是个粗人,只会耍枪弄棒,哪里会教育子女,幸而先生来了,请先生为我管教他们。”
刘非说到这里,冲着五个儿子喝道:“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过来拜见老师。”
“恩师在上,请受我等大礼参拜!”刘非的五个儿子趴在地上给董仲舒磕头。
“王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他们是您的儿子,我如何越权去管教他们?”董仲舒说。
“先生,我也听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那么大的学问,就请你替我好好管教他们吧,这些孩子很是淘气,让我很是头疼!您放心,我将所有的大权交给你,您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刘非说着拿出一把戒尺交给董仲舒,“从此刻起,他们如果有什么不规矩的行为,你尽管给我打,打死了算他们倒霉。”
“王爷,您言重了。教育孩子,就像是培养一棵小树,要从根上把它扶正了,它才能茁壮成长,倘若在根上就已经歪了,到后来再想把他纠正,恐怕也是徒劳无功,为时已晚啊,”董仲舒感叹地说,“各位公子快快请起吧。”
“谢恩师。”刘非的五个儿子说道。
第178章 董仲舒尊儒(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