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 入朝请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李靖素来低调,不愿做出头鸟,但作为兵部尚书,此事事关重大,不容马虎。
    必须早作决定,以防不测。
    李世民把茶杯放在龙案,一眼扫过百官询问:诸卿有何良策?
    他已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商议高句丽之事,私下里,开始着手安排部署。
    高句丽却提前修建长城,这是准备阻挡唐军于国境之外啊。
    殿内,百官稍稍沉默,李道宗率先出列,魁梧的身躯站在李靖旁边说:陛下,高句丽之强,远胜于突厥,薛延陀部,任由对方筑高墙,广积粮,必成我朝大患。
    何况千里防线一旦建成,来日北上征讨高句丽,面临难以逾越的天堑。
    强行攻之,必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臣以为,与其等待高句丽筑墙,设防,何不整顿兵马,先发制人,打对方个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没错,前隋三征高句丽未能灭之,任由高句丽筑墙,我朝恐难将其灭之。柴绍出列,支持李道宗出兵攻打的提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若有战,焉能惧之
    段志玄,程咬金,张亮等武将出列附和。
    闻声,李世民微微蹙眉。
    目前,他没有攻打高句丽的念头。
    高句丽多强悍,攻城拔寨多艰难,前隋三征败北,足以说明问题。
    若战。
    必须有十足把握。
    否则唐军陷于高句丽,薛延陀等部落肯定借机谋反。
    这时,萧?挺身而出说:陛下,前朝之鉴,历历在目,高句丽修筑防线,却尚未侵犯边境,朝廷没有出兵讨伐的理由。
    是啊,高句丽护甲尤为厉害,贸然出战,必引起高句丽上下拼死抵抗,此乃险招。韦挺进言。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李纲,王?等陆续附和。
    朝堂内,再次出现文武百官意见泾渭分明的现象。
    这次,李世民支持萧?等。
    他目光转向默然不语的房玄龄等询问:玄龄,克明,无忌,说说你们的想法。

第449章 入朝请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