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天下1639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赐之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武十二年春。
    朝鲜王国,汉阳王宫。
    已经亲政五年的朝鲜国王脸上的笑容正在散去,冰冷的目光直刺转身离去的那个人的后背。
    金立裕,左议政金立郑的从弟,也是金氏一族安排在他身边的人。
    李义淡淡的把目光投向了别处,心中想的事情丝毫不露在脸上。
    他的那个叔叔终于死了,在平壤城病了足足三??月才不甘心的断了气。
    对于这个压在他和母亲头上的叔叔,李义心里充满了仇恨和怨怼。
    先是害死自己的父王、后来又起兵反对自己的继位,要不是当初在开城之战里败给了楚军,这三千里江山便落到了他叔父的手里。
    如果真是那样,他们母子的尸骨到如今怕是已经可以用来敲鼓了。
    李义挥挥手,仆从宫人纷纷退下。
    整个殿内就剩下了他一人。
    他很喜欢这种一个人待着的感觉,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才敢放松一些,自己对自己说一些心里话。
    “李?B死了,”朝鲜王轻轻的说出了四个字,语气里的轻松无比浓郁,“堂弟还在北京不能回到平壤。”
    “崔卿已经说服了北边四位统兵大将,”二十三岁的李义轻轻的将手掌合拢,“祖父手里三千里的江山,就要在朕的手中再次完整。”
    在无人的环境里,李义更喜欢称呼自己为“朕”,而不是那个让他饱受屈辱的“孤”。
    “那么下一个,金氏?”
    李义的脸上慢慢升起一丝杀意。
    “敢将我三千里江山拱手送人!金氏,你们好得很......。”
    金氏再次得到了大王的奖赏,理由是金氏策划了滞留李?B世子在北京的行动。
    王宫上下都认为是金氏的运作,尤其是金妃的枕头风让天朝皇帝决定留下李?B的世子。
    这个风向也是李?B几员大将愿意向南朝低头的主要原因。
    所以王太后姜姬连续三日召见并赏赐了金氏的女眷,王上更是日日宴请左议政。
    整个半岛的人都认为,三千里江山的一统已经指日可待,只等北京发出的那道圣旨。
    汉阳城欢乐祥和的气氛一直维持到了正武十二年的三月初五。
    王上的心腹近臣崔元尚从平壤赶回了汉阳城。
    崔元尚此人出身江原道世家崔氏,年有三旬,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此人饱读诗书,通古博今,在数年前被姜氏族人推荐给王上李义。
    李义与崔元尚一见面,就觉得相见恨晚。
    两人多次相谈,曾一谈就是一整天。
    崔元尚是个骨子里十分强硬的人,他的很多主张都得到了李义的赞同。
    例如崔元尚指出,朝鲜如今状态的造成者不是因为李义,也不是因为李?B,而是因为......。
    崔元尚作为最为传统的汉学学子,骨子里和血液里流淌的都是程朱理学的因子。
    他曾经告诫李义:“张楚邪道盛行,本国不可不御。”
    这条建议也深得李义的认可。
    尤其是这几年来,崔元尚负责主持整训国内的王室新军,引进大量的火器装备,并更新操制。
    这几年在与北方的几次小规模冲突中,李义的新军再也不是之前一触即溃的样子,与北方的强军也能打的有来有回。
    李义固执的认为,北方的那几个领兵大将肯向自己降服,自己手里的新军能战才是最大的因素。
    “王上,至此北方已定!”
    崔元尚对着王上深深一拜,“这些年来,王上隐忍不发,着实辛苦了。”
    李义自嘲笑了起来。
  &nbs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赐之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