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天下1639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战争的气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暹罗国、缅甸国、真腊国、占城国和瓜哇国。
    这种情况使得大楚暂时停止了对外扩张领土的脚步,而对南洋的渗透则由内阁领头的各部来负责。
    比欧罗巴,尤其是英伦更便宜、更美观的棉布就是商部渗透南洋的一大利器。
    不过大楚的商业利器给经济本就极度依赖布料出口的英伦带来了重重的一击。
    好死不死,国力急剧提升的英伦王国政府,由于要与荷兰人进行竞争、同时不断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王国财政正处于一个很紧张的阶段。
    就在正武六年,查理一世甚至为了向议会要钱,被克伦威尔带人砍了脑袋。
    克伦威尔上台之后立即发现,荷兰人这几年的实力增涨的让人吃惊,尤其是负责远东航线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来自远东更优质的棉纱和棉布,成为了荷兰人手中最犀利的武器。
    英伦内战的几年时间,荷兰人用大楚棉布抢占了大批的欧洲、中东市场份额,甚至很多英伦人自己的聚集地(后期称殖民地)都悄悄的在引入荷兰人的货物。
    这让克伦威尔与荷兰人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而这种态势的背后,有着大楚皇帝的推手。
    在原来的历史上,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于1653年,那时的英伦已经从内战的影响中走了出来。
    张守言觉得英荷战争提前爆发,对于大楚和荷兰都有好处。
    所以在平定中南半岛后,拿着朝廷出口补贴的大楚棉纱、棉布开始向荷兰人不限量供应。
    从正武六年(1649年)到正武八年(1651年),荷兰的商船把这些棉纱棉布卖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大量市场份额的丢失,让英伦的经济受到了重创,克伦威尔的威信也受到了大量的质疑。
    为了保证英伦的利益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克伦威尔不得不将对荷兰人的战争提前了两年。
    原本克伦威尔政府准备在两年后再发动对荷兰人的决战。
    在欧洲本土,多佛尔海峡、北海一带,两国舰队已经是剑拔弩张。
    同时在英伦政府的指示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也在准备夺取荷兰人最要命的白金商道——香料群岛到印度的航线。
    从三月到七月间,大批的英伦船只向东南亚一带聚集。
    荷兰人的反应似乎慢了一拍,当他们从各地调集战船的时候,英伦人已经在香料群岛一带聚集了超过四百艘战船和武装商船。
    而荷兰人只有他们的一半,更多的船只还在赶来香料群岛的路上。
    之所以南洋到现在还风平浪静,是因为西班牙人的一个举措。
    不知道西班牙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居然邀请了北方大楚帝国第四舰队三十多条炮舰来到了马尼拉做客。
    马尼拉城内,英伦人与荷兰人剑拔弩张,负责管理的西班牙人却视而不见;马尼拉港内,横在港区的三十六艘大楚炮舰压得英伦人一阵阵喘不过气来。
    第四舰队对马尼拉郊区山头的一次示威性齐射,让英伦人只能在酒馆里大声的宣泄自己对大楚的不满,但是没人敢真正去触碰第四舰队的眉头。
    趁着中原舰队压制留出来的宝贵窗口期,荷兰人加紧了应战的步伐。
    他们是不可能让出香料群岛的!.
    武陵岛主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战争的气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