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天下1639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诀明于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后和内阁的选择,对于大部分官员和北京百姓而言无可厚非。
    但龚鼎孳这段时间的宣传也不是没有效果,不少人也认为不能放弃那五十万臣民,否则便是大明自绝于天下。
    同窗、同年、同乡之间为了各自的理念发生的争吵,其激烈程度超过了任何时候。
    大部分人认为只有守住了北京,才能延续大明的命脉。
    而也有一些人认为就算守住了北京,也只是抱住了现在,而视几十万臣民不顾,大明将彻底失去未来。
    张守言再次上书请战,愿破家输财二十万贯南下决战。
    太后重赏张守言家人,与内阁一起再次否决了张守言的上书,这一次就连魏藻德也站在了首辅这边,只有李建泰保持中立态度。
    保住北京、保住皇帝是内阁此刻唯一的信念。
    方岳贡甚至还行文兵部,“凡将官士卒,有敢言出战者重杖!”
    朝堂诸公以为耽搁了这几日,阿巴泰肯定已经兵临河间府,张守言就是想出战也失去了战略空间。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的是,阿巴泰的大军停在平原没有继续北上,只因庞功平和卓布剌率领的一万五千骑兵主动显露了行迹。
    在这一万五千人里,有一万骑是准噶尔胸甲骑兵,这是比满清和漠南蒙古骑兵更适合包抄、劫掠的兵种,真正如同狼群一般的士兵。
    阿巴泰携带着数十万丁口和大批的粮秣财富,他虽然有信心击败对手,但却没把握护住自己的丁口和车马。
    天气渐热,军心思归,阿巴泰没时间再抢上一遍。
    他往准噶尔军中派遣了使者,希望能买通准噶尔人让开道路。
    使者往来谈判,已经耗费了好几日时间。
    五月二十三,张守言全副冠袍手捧表章跪于宫门之外,恳请出兵南下拯救数十万黎庶。
    这一举措让朝中百官大哗。
    周太后亲自驾临内阁与阁臣们紧急磋商对策。
    “太后、陛下勿急!”
    内阁群臣中,反倒是魏藻德显得高深莫测。
    “张守言所仗者,不过是那一万番骑!臣前段时日故意与张守言相交,与其营中领军番将巴图多有往来。如今巴图决意归附朝廷,不再听从张某之命。张守言愿意南下,让其自去便是了!”
    “此话当真!?”
    周太后闻言惊喜莫名,吴?和方岳贡也是大喜过望,唯独李建泰微微色变。
    宣永皇帝迫不及待的出声:“何不趁机拿下张守言,将其数罪并罚!”
    魏藻德脸上微微一红:“陛下见谅,那巴图说过,若是朝廷处置了楚国公,他便也信不过朝廷了。”
    周太后也拉了皇帝一把。
    “皇帝还须好好随着诸位阁臣学习政务,有些事是不能靠着喜好来断定的!楚国公到底是于国朝有功。”
    (楚国公于皇帝有大功,当着阁臣们的面如此刻薄忘恩,只会让群臣离心离德。)
    五月天气,毫无遮拦的宫城前,阳光炽烈。
    张守言跪在滚烫的石板上,浑身已经汗湿。
    接过他奏表的太监去而复返,在周围无数围观官员的目光中,这名太监微微哂笑一声,再也没有了方才对张守言的恭敬。
    “楚国公,太后和皇爷有话给你。”
    太监得意的看了看四周的官员,这才慢条斯理的说出了下一句话。
    “若是楚国公真的有心去救那些百姓,那就请自己南下吧,那一万番骑如今已经归属了兵部,是要留下来驻守京城的!”
    “别跪着了,免得人说太后皇爷不T恤功臣。”
    太监口中的“功臣”两字拖得忒长,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n

第一百四十一章 诀明于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