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天下1639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改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十三年的腊月,三秦大地上张守言的名号响亮了起来。:???
    纵横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东北一带的绿林大豪上天猴——刘九思,被携民而来右佥都御史、本省右参议于汉中谷地生擒。
    十二月初十,上天猴并其属下悍贼,老谷子——方谷麦、疯马——卞大能,及所属上百马贼被张守言于洋县城外开刀问斩。
    血淋淋的头颅挂满了洋县的城头。
    消息传出,从汉中到临洮府路上的各路英雄豪杰顿时散了个干干净净。
    上天猴刘九思可不是籍籍无名的人物,当年十三家七十二营领袖遂齐聚荥阳大会,里头就有上天猴的名号。
    不过这位军略颇高的小张大人在大胜流贼马队后,却忽然改变了行军方向。
    从汉中府来的塘马通报沿途州县,张大人不再走大散关进凤翔府而是绕过汉中府,从城固直出虎头关,向西跨越沮水,绕过飞仙岭进入了地形复杂的百八渡河区域。
    这一路几乎都是人烟稀少的区域,张守言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避免数万流民骚扰地方”。
    沿途汉中、凤翔的官员士绅和百姓无不额手称庆,对张守言的好感大增。
    八百渡河区域的行进难度远超大散关、陈仓一带。
    随着张守言北迁的流民人数,在抵达沮水东岸时一度达到了十二万。
    但是在大营绕过飞仙岭再次进入山区之后,面对茫茫群山,除了张守言原本的湖广流民大营两万人外,新跟随而来的很多流民选择留在了较为富庶的汉中。
    最终跟着张守言一起越过虞关进入巩昌府的流民,只有八万九千余人。
    站在虞关城头,看着络绎不绝的民众拖家带口的往山头北麓前进,张守言非但毫无沮丧之意,反而激起了阵阵豪情。
    改走虞关放弃去更为便利的大散关,张守言的内在用意很深。
    此去临洮,张守言的动作之大绝对超乎一般人的承受能力,只有对他有强烈信心的人才不会拖他的后腿。
    改走虞关群山,正是他用来淘汰部分不坚定的人群的手段。
    张守言微笑的对着群山伸出了手掌,似乎已经将这八万九千人捏在了手中。
    改走这条路还有一个摆不上台面的原因:新进纳入麾下的部分马贼,在凤翔府绿林道上人面实在是太熟。
    尤其是“老谷子”方麦谷和其手下,先后混过整个陕西七八个地方的“社团”,其中凤翔府地面上最有名的几个绺子他都混过。
    淘汰不坚定的跟随者、避过熟悉老谷子等人的绿林人士,但也只是张守言改变路线的次要原因。
    张守言之前规划的迁移路线都是沿着人口繁多的城市群行进,这次的变化则到了另一个极端。
    新路线是跨越虞关之后,大营直接往西南无人区前进,沿着巩昌府南部、岷山北麓余脉人烟稀少的草地行军,一路西行前往巩昌府的阶州(武都)。
    再转向岷州卫,沿着羌水草原北上,途径首阳山东段、五竹山中麓、绕过乌鼠山进入临洮府。
    这条路比之前的路线要难走几倍不止。
    不论是草地、草原都是明代的无人区,近九万的流民吃喝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更遑论最后的百里崎岖山路。
    张守言扣下了七百多马贼,只放了刘九思去延安老营搬取所有马贼的家眷。在日常了解中,他得知“疯子”卞大能就是川甘边界临江关人,这片无人草地是走惯了的。
    卞大

第五十六章 改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