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定计哈尔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勒锦”的翻译词就是“哈尔滨”.
代表着“荣誉、声誉、声望”的意思!
因此,“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慢慢流传了下来。
据说,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还有一家名叫“阿勒锦”的小店,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命名;
第二个说法是努尔哈赤说法,还得追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还没有当皇帝之前
最早时,努尔哈赤还在女真部落当一个伙夫,后来逐渐得到重用,在万历二十六年时,被当时的女真部首领升为进京大使,带着一帮手下去北京进贡。
在路过太阳岛的时候,努尔哈赤看这个地方环境非常优美,于是便问周围的人,此地叫什么名字。
手下回答说:“此地名叫晒网场。”
努尔哈赤听后很不高兴,摇了摇头说:“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叫这种名字?不如我们给起个好名字!”
努儿哈赤说完,底下的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意,但都没有得到努尔哈赤的满意。
就在这个时,有一位随行的文官站了出来,道:“我看此地应叫哈耳滨,哈是依照将军的姓,耳是天上的太阳,像极了我们部落中姑娘带的耳环,滨则寓意着水上的村落。"
努尔哈赤听完,大喜,连喊三声“好”!于是,这个地方就此后被叫做了“哈耳滨”。
后来,人们觉得地名中带个“耳”字不好,显得小气,但又不敢轻易改名,久而久之就改成了同音字“尔”,于是就变成了“哈尔滨”,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民国时期,哈尔滨的发展更加迅速,被当时誉为远东第二大国际化都市。
哈尔滨的滨江海关稳居全国六大海关之首,哈尔滨的火车站也是当时亚洲最繁忙的火车站,没有之一!
有直达欧洲所有大城市的车次,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有着直接业务往来。
其发达程度可能赶不上后世国际都市上海滩地位,但在当时的城市重要程度,可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越了北平!
四月中旬的哈尔滨天气逐渐转暖,白天有时气温可以达到十七八度,晚间则零下几度,早晚温差非常大。
远东商贸的经理胡宝林像往常一样,来到哈尔滨外大街的公司上班,在经过公司门卫时,看门大爷递给其一封牛皮纸信封。
胡经理不在意的接过信封,虽然还是面带微笑,但他平静的心瞬间就紧张了起来,暗自提高了警惕。
胡经理没有在办公区域多做逗留,回到办公室,拆开信封,牛皮纸里面空空如也。
胡经理点燃一支香烟,来到了窗边,仔细观察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来往的汽车和奔行的人群。
大约注视了一刻钟的时间,手里夹着的香烟早已燃尽,胡经理仿佛没有察觉一般。
一刻钟的时间内,无论是汽车或者行人,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驻留在公司门口,或者有行人抬头仰望。
甚至都没有人装作不经意的朝公司方向偷偷打量,胡宝林提着的心才稍微放下。
第692章 定计哈尔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