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小兵到帝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9 屠城威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时!
    李察相信自己大军进入康国府境内这么久,康国府的官僚们不会傻到连自己的基本信息都不派人调查。
    攻占大石镇,对色目人暴动进行残酷镇压,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战争都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只要派人去史国府收集下情报,很容易得到。
    这种大规模战事的消息是很难保密的,李察也没打算保密自己的行径,争霸的君主若是太过仁慈,反倒不容易打天下,历史上的蒙古人为何在成吉思汗子孙的带领下打遍欧亚大陆?
    还不是因为蒙古人的凶残人尽皆知,凡是抵抗的城池都被屠戮殆尽,最后吓得那些普通城池一个接一个主动投降……
    战争中满口仁义是没用的,只有绝对的实力才会让敌人恐惧慑服。
    更何况,李察对待投诚官员的待遇确实不错,中低层官员李察几乎没有怎么变动,顶头的那些大官虽然失去了权位,但并没有离开官场,只不过换了个职务,权势比以前更低罢了。
    李察除了军权改动极大外,对行政体系的改革大部分都停留在内阁上面,中低层变动很小。
    原因很简单,李察觉得大唐的基层行政体系对现在的形势来说够用了,而且他也没有太多的官员去顶替行政文官体系。
    因此,只要康国府的官僚们投降,李察立刻就能完好无损的接管整个康国府的秩序体制,只需要空降几个领头人顺道改革巡捕房控制康国府即可。
    如果康国府坚持抵抗,李察就只能履行自己的诺言杀鸡儆猴,破城之日对康国府府城血洗,让他的敌人正视大明王的名号!
    这个时代屠城是不会有道德压力的,哪怕是自诩为正统的大唐在征伐过程中也屠过城,只不过被史官从记载中抹去罢了。
    灭亡的国家自然不会有资格去记录历史……
    李察同样也是这个思维,只要他消灭了自己的对手,以后的史册记载还不是自己一言而决?
    只要屠城屠杀的够彻底够干净,再在史册上抹去痕迹,后世人根本不会知道发生过什么。
    这个时代的通讯如此落后,消息的传播本来就滞后,人为操控还是很容易的。
    康国府中的官僚们很快得到李察的劝降信‘原件,他们自然听说过李察这位自立的大明王的凶残程度,不过多数都是针对色目人的政策。
    比如说在战场上命令麾下汉人军队对色目人仆从军进行无差别屠戮……
    虽说是为了督战的效果,但整队整队屠戮崩溃色目人的行径在西域地区还是很少见的……
    很显然,李察的性格跟正面形象是完全不挂钩的,这种人说出屠城威胁,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ps:书友们,我是吐槽是福,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139 屠城威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