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物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0章 21--敢于直面!敢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栏目要长期办下去,因为有太多的卡脖子技术让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不能扬眉吐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核心技术亟待攻克?是否有一些共X原因阻碍了我们攻克这些核心技术?
    我想是的。今天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缺乏科学武装。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联系。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引,才阻碍了我们的技术发展和进步。
    中国自古以来只有技术传统,而没有科学传统。技术发明靠的是经验的积累,或许还有灵机一动;而科学发现则是建立在系统研究和专业训练的基础上。
    有人说我们有四大发明。我告诉你,四大发明属于技术范畴,它不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和突破,跟科学没有半毛钱关系。
    b如指南针,我们的先人只知道它很有用,迷不了路,找得着家。没有去研究磁场、磁力线,也不懂得导T切割磁力线时会产生电流,更推导不出麦克斯韦方程。
    b如火药,我们的先人只满足于它能爆炸的事实,只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炭,而没有深入探讨它的化学和物理机理,所以才止步于黑sE火药,没能研发出hsEzhAYA0。
    有人说,我们祖先发明了火药,所以才有了后来工业和军事上用的zhAYA0。这种说法是错误的,hsEzhAYA0和黑sE火药没什么关系。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这些倾向今天也在严重影响我们的技术发展和进步。离开科学的指引,技术的发展注定不会走得久远。
    第二,缺乏工匠JiNg神。
    去年中央电视台播了一档节目,我几乎每集都看了。拍得很好,下了功夫。问题是相对于我们13亿人口,这些大国工匠实在太少了,太稀缺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瞧不起匠人的。从我们对很多职业的称谓上就能看出这一点,什么剃头匠,泥瓦匠,小炉匠,很多教师自嘲,管自己叫教书匠……
    轻视C作,轻视实践。孟子就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6月20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海洋调查一线难觅学科带头人身影”,讲的是海洋调查的某个航次上,16名科研人员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只有一人。学科带头人都说,学生去了,我就不去了。这种现象在中国很普遍。
    不久前我访问德国,在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参观了中德轨道交通联合研发中心的创新工厂。我在工厂里看到,很多人穿着工装在一丝不苟、非常专注地工作。
    我本来以为他们都是工人,后来一打听,原来都是工程师!我想,正是凭藉这种务实严谨、JiNg益求JiNg的JiNg神,德国人生产出了莱卡相机、奔驰汽车、克虏伯大Pa0等,创造了“德国制造”的品牌价值。
    浮躁和浮夸是中国科技界流行的瘟疫,而且至少已经持续了20年。我们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总想走捷径,弯道超车。
    我不喜欢“弯道超车”这个词儿。除非你车里有毒品,警察追你,要不g嘛弯道超车呢?
    总结别人的经验,x1取别人的教训,少走弯路,这是对的,也是应该做的。但在更多情形下,“弯道超车”是个伪命题,往往成了投机取巧的代名词。
    弯道超车走直线,就意味着别人走曲线,别人都b你傻,这可能吗?很多实践已经证明,弯道超车行不通。
    b如说研发航空发动机,要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积累,不断总结、完善、调整、提高,最终才能生产出一款好的产品。要弯道超车的话,我们可以Ga0到一台别人的不那么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照葫芦画瓢,山寨出“**不离十”的产品。可今后要改进提高,增强X能,你还能做得到吗?
    第三,“三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提法是对的,但它不是现在的事情。
    1965年,我们的科学家就实现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在当时绝对是世界领先年中国爆炸了原子弹,1966年我们有了核导弹,1967年爆炸了氢弹,1970年发S了人造地球卫星。半个世纪前,我们就“三跑并存”。
    所以,不谈b例和构成,“三跑并存”的说法就失去了意义。最近,在“三跑并存”后面又加了一句“跟跑为主”,这就实事求是了。
    此外,目前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上个月我看到美国媒T的一篇报道,美国的f135型航空发动机经过改进,其推力竟然达到22吨。稍微有一点航空发动机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数字。
    听了这个消息,大家都很着急,但着急也没有用。我们寄望于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发的科技工作者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尽快把高X能国产航空发动机Ga0出来。
    (本章完)

第520章 21--敢于直面!敢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